落实到行动中,这其实是一种攻坚姿态、一种实干作风。
建设非机动车充电车棚,设置非机动车统一安置点,减少非机动车乱停乱放占用机动车位现象,治理解决非机动车占用机动车停车位的问题。针对部分小区原有划线停车位宽窄不一、停车方向不合理等问题,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重新划线改造,建成统一完善、整齐划一的小区停车位。
进行老旧小区物业覆盖情况统计,与属地街道协同,实现小区物业覆盖,确保改造后的停车位有维护、有管理。探索建设绿荫停车位,将绿化与停车位结合,在不影响小区绿化率的同时,解决小区停车位紧张问题。(日照报业全媒体记者郭晓艳 通讯员 叶飞 王涛 报道)。今年,东港区将老旧小区改造列为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,东港区住建局作为实施单位,将停车位改造列为老旧小区改造重点内容来抓,计划改造提升73个小区的停车位5000个左右,20%为新建停车位。在改造过程中,东港区充分听取居民意见,针对不同小区具体情况,由专业设计机构对停车困难的小区进行改造提升设计,推进停车位改造提升。
主流日照讯 近年来,由于老旧小区基础设施不完善,难以满足当前居民的停车需求,居民对于有位、有序停车呼声不断。目前,全区已完成19个老旧小区的813个停车位的改造提升。在窗前翻阅着书籍,她轻声说:书房里有让人远离喧嚣、内心充盈的诗意。
短短两年,遍地开花的城市书房、遍洒书香的流动图书服务车,以创新的探索和实践,为大众开辟出一种以阅读为基底的幸福生活样本。虽在各自不同的空间和坐标,但这些城市书房却都凭借精致的样貌、丰富的藏书、便利的惠民措施、多彩的文化活动,补齐了日照过去阅读空间不足的短板,拓展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深度和广度。国庆假期,她在东夷小镇浓郁的烟火气中,偶遇了新开放的城市书房六一书院馆。一开始,读者是因借阅便捷和阅读环境而来,后来,大家开始纷纷参与到文化体验中。
(日照报业全媒体记者 李晓萌 )。去年,在全省群众文体生活满意度测评中,日照以94.83的高分名列全省第二。
最近,16岁的王一涵寻到了一处理想的知识充电站:从家中散步十分钟即可到达城市书房王家皂旅游小镇馆,在馥郁书香里,或捧书静读,或埋头刷题,成为她闲暇时最期待的时光。秉承便民惠民原则,城市书房均选址于景点、商圈、社区等离百姓最近的地方,为市民贴心打造出15分钟阅读文化圈。申家坡馆位于城郊,为周边居民增加了便利的阅读场地。在城市书房,72岁的葛连金为日照的民生温度点赞:城市对文化的投入充满为民情怀,在日照生活,越来越美好了。
在去年已有25处城市书房的基础上,2021年计划内新增的15处城市书房已全部落成。除了令王一涵和师法兰都倍感珍爱的两处位于热门景区的书房,今年,城市书房在选址上向主城区以外的区域拓展,并与各地文化特色有机相融。截至目前,已建成开放的40处城市书房,累计接待读者超276万人次。在忙碌的日常中求取广博的知识、探寻生活的另一番境界,这是已在日照开展两年的城市书房项目,为广大居民带来的文化温度。
记者获悉,在全市,这样的文化活动已举办2200余场次。在日照热土上破芽而出、茁壮生长的一处处城市书房,无疑让全民阅读进入崭新的境地,但在区位偏远的基层乡镇,如何打通公共阅读服务最后一公里?今年,书香日照再升级
最近,16岁的王一涵寻到了一处理想的知识充电站:从家中散步十分钟即可到达城市书房王家皂旅游小镇馆,在馥郁书香里,或捧书静读,或埋头刷题,成为她闲暇时最期待的时光。申家坡馆位于城郊,为周边居民增加了便利的阅读场地。
一开始,读者是因借阅便捷和阅读环境而来,后来,大家开始纷纷参与到文化体验中。市民师法兰则将城市书房称为精神角落。群众生活幸不幸福,数据是最佳佐证。在忙碌的日常中求取广博的知识、探寻生活的另一番境界,这是已在日照开展两年的城市书房项目,为广大居民带来的文化温度。除了做好常规图书借阅,秦美玲在城市书房积极开展读书沙龙、非遗体验、艺术培训等活动,最火热的时候,这里几乎每天都有读者为参与文化体验而来。除了令王一涵和师法兰都倍感珍爱的两处位于热门景区的书房,今年,城市书房在选址上向主城区以外的区域拓展,并与各地文化特色有机相融。
在日照热土上破芽而出、茁壮生长的一处处城市书房,无疑让全民阅读进入崭新的境地,但在区位偏远的基层乡镇,如何打通公共阅读服务最后一公里?今年,书香日照再升级。虽在各自不同的空间和坐标,但这些城市书房却都凭借精致的样貌、丰富的藏书、便利的惠民措施、多彩的文化活动,补齐了日照过去阅读空间不足的短板,拓展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深度和广度。
在去年已有25处城市书房的基础上,2021年计划内新增的15处城市书房已全部落成。富阳馆则再次向老城区倾斜,将全民阅读进一步延伸。
自去年以来,基于对城市文化发展和大众美好生活需求的关键性把握,日照连续两年将高标准建设一批城市书房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,并写入政府工作报告,为大众书写出生活在日照就是幸福的民生关切。秉承便民惠民原则,城市书房均选址于景点、商圈、社区等离百姓最近的地方,为市民贴心打造出15分钟阅读文化圈。
(日照报业全媒体记者 李晓萌 )。为推动阅读服务下延,日照将配备8辆流动图书服务车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,逐步解决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发展不均衡难题。去年,在全省群众文体生活满意度测评中,日照以94.83的高分名列全省第二。在樱花园馆负责人秦美玲看来,城市书房是民生红利,要吸引读者自发参与其中,成为书房的主人,就要通过沉浸式的文化活动,让书香效应长续发展。
取其中几例,以红色文化为底色的红港馆位于日照港国贸中心,取名于该地红色港湾党建品牌。9月11日,市图书馆流动图书服务车开进了东港区西湖镇小花新村,让徐月玲和儿子在家门口有了新奇的阅读体验。
10月,从主城到区县,今年计划配备的8辆流动图书服务车已有7辆投入运行,正向着店子集社区等13处基层乡镇驰骋,让流动的书香随着车轮一路开进人们的心房。在城市书房,72岁的葛连金为日照的民生温度点赞:城市对文化的投入充满为民情怀,在日照生活,越来越美好了。
国庆假期,她在东夷小镇浓郁的烟火气中,偶遇了新开放的城市书房六一书院馆。记者获悉,在全市,这样的文化活动已举办2200余场次。
短短两年,遍地开花的城市书房、遍洒书香的流动图书服务车,以创新的探索和实践,为大众开辟出一种以阅读为基底的幸福生活样本。车上,2000余册图书、方便的借阅服务、周到的服务设备一应俱全,她忍不住感慨:这辆汽车图书馆开进了我们的心坎里。截至目前,已建成开放的40处城市书房,累计接待读者超276万人次。在窗前翻阅着书籍,她轻声说:书房里有让人远离喧嚣、内心充盈的诗意
同时,完善便民服务机制,畅通困难群体维权渠道,打通法律援助服务最后一公里,为群众提供精准、优质的服务。既拓宽了中心的法律援助渠道,也有利于为服务对象提供有针对性的法律咨询服务,为维护中心服务对象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有效的法律遵循和政策保障。
日照各相关部门还将利用工作站专业律师资源优势,对社会救助人群等特定群体开展以案释法,增强群众自我保护意识和依法维权能力。主流日照讯10月13日,日照救助管理和社会福利服务法律援助联络站揭牌成立,将推进法律援助与社会救助业务的咨询、代理、调解等实现无缝对接,拓宽困难群众的维权绿色通道,进一步打造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。
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说,下一步,市救助管理和社会福利服务中心、市法律援助中心将加强信息共享机制,充分发挥各自职能和专业优势,以平台为桥梁,丰富困难群众法律援助工作形式和内容。(日照报业全媒体记者 蒋月阳 报道 )